导师故事

谆谆教诲,循循善诱——记我的导师邓锴老师

发布日期:2022-11-10 点击量: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廖家铃

十月的雨,随着凉风滴答落下,宁静的夜,随着键盘的声响愈显悠长,回首过去一年,走过的每一个脚印,记载的都是值得纪念的时光,凭借此文,谨以感谢对我谆谆教诲的我的导师团——湖北医药学院邓锴老师、王晓燕老师,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孙启凡老师和浙江大学药学院谢伟老师。

邓锴老师

第一次认识邓锴老师,是在湖北医药学院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的网站上,那时,还未入学的我在知网窥见他的风采,复试时,老师问我是否愿意联合培养,我的回答是我愿意,而后老师的一通电话,开始了我们的师生情谊。2021年5月,我还是一个刚考完研懵懂的我,是邓老师带着我开始走上科研的道路。第一次见面,邓老师带着我穿梭在十堰市人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连廊间,以过硬专业知识解答患者的一个个问题,细致又耐心。当时我就想,跟着老师学习,将会是怎样的场景。

之后开始跟随邓老师学习,本以为会是直接上手的简单操作,但是每一次操作前,邓老师都会提出问题让我解答,犹记得邓老师第一次对我说,跟着他做实验,会随时对用到的技术原理等进行提问,如果我能够回答出来,那么他就开始下一个问题,如果我回答不出来,那就阅读书籍文献下次告诉他答案,直到我答不上来或者是他提不出新的问题为止。这一要求,在我跟老师做实验的日子里贯穿始终,小到质粒提取为什么要晾干乙醇,大到二代测序的样本准备,一个个问题,将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的应用串联在了一起,加深了我对本科所学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让我想问题的角度更加深入。邓老师常说要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要做一个有思想的人,不能被实验所左右,知道了实验相关的原理,才能明白实验每个步骤的目的,以此为基础,在更深的层次,对自己的实验进行改进,甚至在做错步骤时,才能想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得益于此,我对实验原理跟思路的理解也更上一筹。虽然邓老师在实验和论文等方面严格要求,但是私底下,他就是我们的大伙伴,他跟王晓燕老师为我们一起创建了一个乐观欢乐的课题组,我们一起玩耍一起运动。在我面对联合培养的选择难关时,王老师就宛如我的军师,为我出谋划策。今年二月份跟王老师讨论联合培养的事情时,王老师站在我的立场,从我对未来的规划出发,结合她自身的经验,给我提出极有帮助的建议,我们与其说是师生,不如说是家人。在我实验甚至是生活出现问题的时候,邓老师跟王老师,就是我坚实的后盾。

说到后盾,不得不感谢孙启凡老师的支持,由于地域的关系,孙老师对我的指导基本在线上进行,但是每当我遇到相关的问题需要帮助时,孙老师总是积极又迅速的给予我答复,耐心又细致的对我的论文进行批注,对我的阶段性进步给予表扬,大大增强了我学习的积极性。孙老师结合我对未来发展的规划,提供学习资源,让我的求学路上没有后顾之忧。

带着三位老师的支持,我走进了浙大药学院谢伟老师课题组进行联合培养。在没有见到谢老师之前,我都抱有忐忑的心情,我跟谢老师讨论我是否适合研究方向,我的本科基础能否支持我达到要求,谢老师都对我进行了细致的解答。确定好联合培养事宜后,我进入到谢老师课题组进行学习,第一次见到谢老师,是师弟将我带到实验室门口,我见到一个年轻的身影,他朴实,真诚,有着专业的知识背景,过硬的科研能力,他将他的所学耐心细致地传授给我,给我的实验难题提出建议。

刚到谢伟lab的我一切都是新奇,老师跟我讨论完后我就开始了课题的推进,说来惭愧,初到浙大的两个月里,谢伟lab总是充斥着我一句又一句的:“老师!”

随着每周的文献分享及文献阅读量还有实验技能的提升,现在的我进步颇大,在谢老师的指导下已经开始尝试对实验的下一步进展进行优化与改进。谢老师严于律己,每天几乎是坐镇办公室,随时对我们出现的实验问题提出建议,而且对于实验条件的相关事宜,总是想办法满足,所以做起实验来也基本上没有后顾之忧。每当我对课题的进展有了想法,我总是第一时间跟谢老师分享,实验设计的不足老师会帮我指出,而我合理的想法总能获得支持。

在谢老师这里,我获得了良好的科研训练,拓展了眼界与学识,开始逐步形成良好的科研思维,在学习的道路上,我认为这几点尤为重要。遇到难以理解的结果,谢老师常说试一试做做看,要勇于尝试,他总是带着我在学习这条路上乘风破浪。

何其有幸,在学习这条道路上,我获得了四位导师的支持,每位导师都在影响着我,鞭策着我,让我为自己的理想不断奋斗。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学者,使心通其意。未来,我会在老师们的指导下,做更好的自己。

联系电话:0719-8878051 Email:yjsy@hbmu.edu.cn
版权所有:湖北省十堰市湖北医药学院研究生院 邮编:(442000)